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华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涵盖了两个层面:一方面,它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另一方面,它也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知识。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它如同璀璨的星辰,历经数千年的沉淀,孕育出无数历史瑰宝。从深邃的哲学思想到绚丽的文学艺术,从精湛的科技发明到宏伟的建筑奇迹,从悠扬的古乐到飘逸的书法,每一处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瑰宝不仅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
国强,则文化强,这一理念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实力与文化繁荣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上,更体现在文化的自信、影响力和创造力上。当一个国家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时,其文化也必然随之兴盛。强大的国力为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例如,大唐盛世时期,国力昌盛,文化璀璨夺目,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百花齐放,远播海外。文化强盛不仅能够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能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国家在全球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因此,文化的强大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支撑。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意味着要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补充、拓展和完善,也是对其表现形式的现代化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具体来说,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这要求我们在面对传统文化时,既要有批判的眼光,也要有包容的心态,既要尊重历史,也要面向未来。
其次,与时代相适应。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和生存空间。
再次,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坚实支撑,如数字科技修复、3D可视化技术等,让千年文物触手可及。科技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
此外,文化与产业融合。通过旅游和文创等产业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国际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标准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能够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实现文化的互鉴和共融。
教育普及与研究阐发也是关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研究阐释,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展陈教育水平。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而增强文化的生命力。
最后,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确保文化传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和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既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可以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笔名:蔡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