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贵州财经学院就开启了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2001年在贵州省内率先设立了公共管理系,开设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2005年起分别作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和重点学科予以建设,2011年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增列为全省唯一的公共管理类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多年来,本学科团队针对喀斯特地区公共管理面临的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形成了社会保障与减贫问题、山地族群政府治理、资源配置与教育管理、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等四个特色和方向。
目前,该学科拥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6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下设行政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8个本科专业,其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为贵州省特色专业,农村区域发展为教育部A类特色专业。
公共管理学科已经造就了一支以“双高”(高职称高学历)为核心、学术造诣深、结构合理、具有后发优势的研究团队。本团队拥有博士比例90%,教授职称比例80%,,45岁以下青年教师达62%。现有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管理类)委员1人、省管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贵州省人民政府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家1人,国家教育制度创新贡献奖获得者1人。
在学术团队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本学科形成了社会保障与减贫问题、山地族群政府治理、资源配置与教育管理、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等四个特色和方向。这几个方向主要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区关联度最高的特点,致力于社会保障方面的减贫研究;结合民族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的行政生态特征,多维度地开展现代政府治理研究;基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状况,聚焦学校治理问题研究;围绕喀斯特地貌的区位特征,开展了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及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研究。
该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省内外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近五年完成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由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四个系列的专著20余部;在《教育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土地科学》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科研总经费1215万元,科研到账经费1037万元,纵向到账经费452万元。
本学科拥有中国减贫与发展研究院、贵安新区研究院、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制定了具有公共精神、融经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有一定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通识课程、素质教育课奠定学生基础能力,开设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课,学科共同课、专业基地理论课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运用专业试验课、社会实践课、基地专业实习拓展实践能力等。
仅在2012-2015年间就培养了学术学位硕士毕业生128名。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我院计划到2018年培养研究生150名,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12篇,考取博士研究生6-12名,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主要承担具有地方特色的政府改革和制度创新研究。该方向的研究不仅在贵州省已有一定影响,而且在国内也崭露头角。该学科不仅是贵州省目前重要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也是目前贵州唯一研究方向明确而集中的学科。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该学科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研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等对策性研究上有一定的优势。
对国家不同扶贫战略时期的贫困现状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省内外有显著影响的成果,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保障的理论体系,而且为地方政府扶贫政策的制订与实施,起到了智力支撑的作用;
研究团队和取得的突出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如分别承担了贵州省十二五、十三五教育规划(项目经费50万元),目前受贵安新区(项目经费15万元)、都匀市人民政府教育局(项目经费10万元)、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政府教育局(项目经费10万元)的委托,主持了十三五教育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以贵州省教育厅2012年设置在我校的“js3845金沙线路省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开展了11期教师培训工作(培训经费共计110万元)。同时依托幼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积极开展了5期幼教师资培训(培训经费共计3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团队成员多次参与政府有关部门规划与政策的制定,2012年受贵州经信委的委托,主持《贵州工业园区建设法制化研究》(项目经费为10万元),2013年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委托主持《贵州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项目经费为15万元)、2014年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委托主持的《贵州省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研究报告》(项目经费25万元),2015年受贵州省农委的委托主持了“基于生态承载力的贵州土地利用优化”的项目研究(经费为40万元)。